中國人民銀行、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銀保監會、證監會于3月28日聯合發布《關于促進債券市場信用評級行業高質量健康發展的通知(征求意見稿)》(下稱《通知》)。針對評級行業的影響方面,聯合資信近日發文指出,短期內評級業務量和收入可能明顯下滑。由于目前大部分評級機構仍采取發行人付費模式,未來若所有發行人均取消了強制債項評級,那么對于評級機構來講,或將下降一半的收入。另外,部分超級主體,如大型央企、大型金融機構、龍頭工商企業等優質客戶可能不再進行評級,評級機構的收入或將進一步下降。
中長期來看,《通知》要求評級機構堅持問題導向和結果導向,立足于提升信用評級質量,強化評級結果的區分度、準確性、穩定性、有效性和前瞻性。聯合資信認為,一是將推動評級行業形成以違約率為核心的評級體系,更關注受評主體的信用資質,將高評級主體比例降低至合理范圍內,提高評級結果的區分度、準確性和穩定性;二是評級機構將進一步加強對于突發事件、經濟或行業景氣變動導致的信用風險變化的跟蹤評級,提升評級結果的有效性和前瞻性。
《通知》指出要堅持“自律”與“他律”結合,從規范性、獨立性、質量控制等方面強化對信用評級行業的要求,降低評級公司的道德風險。聯合資信認為,在此要求下,評級機構將進一步加強公司治理,完善內控制度,評級決策的公正性和獨立性將進一步加強。部分評級機構有望成為上市公眾公司,建立規范的獨立董事制度和內部控制機制。而《通知》指出的“鼓勵信用評級機構開展主動評級、投資人付費評級并披露評級結果”。聯合資信認為,未來,信用評級機構有望實現對全市場發債主體主動評級的全覆蓋并及時進行信息披露,更好的揭示發債主體的信用風險。
展望行業的未來發展格局,聯合資信在文章中指出,未來,評級行業對外開放步伐有望進一步加快,更多的境外評級機構將進入我國開展評級業務;同時,我國境內評級機構也將越來越多地走出國門,積極開拓國際業務。同時,評級行業的違法違規成本將進一步提升,行業規范性將不斷加強,倒逼評級機構提升評級服務水平,推動評級行業在新的歷史時期邁上新臺階。
“整體來看,隨著監管體系完善,競爭機制引入、懲戒力度提高,長期來看,評級行業競爭將更趨市場化,推動評級行業競爭格局重塑,信用評級機構的競爭重心將從級別競爭轉向評級質量競爭和投資人服務競爭,有助于推動信用評級行業高質量健康發展,提高信用評級行業整體公信力?!甭摵腺Y信表示。
針對取消評級對于債券市場的影響,聯合資信認為,《通知》里債券發行強制評級和門檻的取消,更多的反映在發行注冊環節的強制性信息披露要求。在交易環節,主要涉及債券二級市場債券成交價格和成交量問題。投資者更為關注二級市場上的價格上是否充分反映出來,以及債券價格的波動是否被放大、期間是否有投資博弈風險、博弈風險的大小等。在某種程度上,對債券及其債券發行主體的信用信息需求會更大,需要更為及時有效的信息。當然前提是,評級機構出具的信息和評級結果是投資者認可的。
從風險控制來說,所有的投資機構對所投的債券都有公司統一明確的出入庫標準、風險撥備和減值準備的要求。一般來說,按照巴塞爾協議II的要求,不外乎標準法和內評法。從國際經驗來看,無論哪一種風險管理方法,其實都離不開外部評級作為一個風控基準或參考標準,因為內評永遠無法解決由于信息搜集帶來的高昂的交易成本。解決市場的信息不對稱問題和由此給出的客觀、公正的信用評估,是外部評級機構生存和發展的基礎。
從發行環節來看,由于取消強制性評級,會加強發行主體債券發行的分化。對于信用資質很好的企業,債券發行更為便捷;但對于部分信用資質弱化的發行主體將面臨更多更快的信用等級下調,這可能會增加部分弱資質主體再融資的難度,阻斷弱資質主體的持續融資。
另外,該機構稱,《通知》指出弱化債券質押式回購對外部評級的依賴,并不意味著沒有外評作為參考。只是出臺的規則、質押式回購的標準將會有比較大的變換。一種合理、科學的制度安排是市場可期的?!锻ㄖ诽岬介_展地方政府債券信用評級,應當結合一般債券、專項債券的特點,綜合考慮地區經濟社會發展、財政收支等情況,客觀公正出具評級意見。由于目前地方政府債都是AAA評級,并且考慮到“非獨立法人”的性質,下一步厘定地方政府的信用差異,也是市場和評級機構關注的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