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 : 2020-04-10 13:47:15
因為印度是英聯邦國家,法律要求較高,所以還會關注是否合規。
印度稅務局關注點不同
中國的稅務局只關注企業是否繳稅,而印度的稅務局不僅僅關注是否繳稅,還會關注繳稅是否合規。
因為印度是英聯邦國家,法律要求較高,所以還會關注是否合規。
這對中國企業是一個挑戰。
中國企業剛過去印度時,可能認為印度是一個落后國家,不需要遵守規矩。而實際情況卻恰恰相反,在印度這個國家里,我們要遵守的規矩比中國更多。
案例:一家賣水果的公司,銷售了1公斤蘋果賺了1000盧比,但財務人員申報的時候,錯報成了1公斤香蕉。這兩種水果對應的稅率相同,但是HSN code不同,會有什么影響呢?
結果就是,雖然都交了18%的GST,但是這家公司因為錯報HSN code,而產生違法行為。
而這樣的違法行為,在未來長達8年的時間內,都可能成為印度稅務局對公司進行處罰的理由。
重點是時限,不是簡單的8個月,也不是2、3年,而是整整8年。
所以如果企業立志于在印度長期發展,很有必要在一開始,或者企業規模最大一點的時候就開始考慮合規工作。
雖然保證合規需要一些合規成本,但是絕不能什么都不合規或者亂來,必要的合規工作需要被保證。
印度和中國的報稅
印度報稅的財務人員在跟中國企業打交道的時候,可能出于保護自己的心理,從而過分謹慎。
這在中國企業中特別明顯,原因可能是溝通上面的文化差異。而就印度本土企業來說,這樣的情況卻不多。
案例:每年年末,企業需要留存利潤,利潤留多留少是可以調節的。很多中國企業為了少繳稅,會通過買賣發票等形式把錢轉出去,所以有的企業留得高,有的留得低。
印度CA,也就是中國企業聘請的印度會計人員,他在考慮留存利潤時,通常會選擇一個對自己比較安全的界限。
很多公司設置的安全界限為5%左右,但實際上印度本土企業在操作時,會把利潤率留的更低,低于5%的情況并不少見。
從CA的角度來說,他們當然會選擇一條安穩的路,也就是在這個界限之上。如此一來,他不會受到稅務局的其他檢查,因為界限內的稅務繳納基本都是比較合理的。
但對于中國企業來說,利潤率增加越多,繳納的所得稅也就越多,這就是無謂的損失。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中國企業本身具有比較專業的財務知識,就可以作一個通盤比較。
你的業務類型跟同類型的印度企業相比,利潤率差距是否較大?是否考慮把自己企業的利潤率調低一點,減少在印度繳納的所得稅,從而減少損失。
上述內容來自用戶自行上傳或互聯網,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