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此前的報道,印度一個貿易促進機構的負責人表示,中國正準備迅速批準印度制造的藥品。由于中美貿易摩擦或將延長的情況下,中國正在尋在新的商業伙伴。
印度新德里的商務官員表示,印度公司正在尋求填補中國對仿制藥、軟件、糖及部分稻米品種需求的缺口。“我們確實認為中國目前會很樂于接受,因為這樣可以讓價格更具有競爭力。一位參與促進印度與中國貿易的印度政府官員講到,但隨后他拒絕承認這一說法,因為他表示他并沒有被授權可以接受媒體采訪。
中印兩國的官員表示,目前尚未簽訂具體的協議,但印度藥品的銷售前景樂觀。目前,印度在世界仿制藥市場上占據主導地位,2017年4月至2018年3月,印度出口了總價值約173億美元的藥品,出口地包括美國和歐盟。但相關行業數據顯示,雖然目前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的醫藥消費市場,但僅有約百分之一的印度藥品是出口到中國。
印度貿易部下屬印度制藥出口促進委員會主席迪內什.杜阿(Dinesh Dua)在采訪中告訴,印度公司有希望在申請后六個月內獲得出口到中國的許可證。“我們從內部了解到,中國當局已發出指令,要求歐盟批準的印度供應商能夠迅速獲得工業用藥許可證,以便他們能夠在六個月內進入中國市場,”杜阿說。

印度新德里,銷售仿制藥的藥店。
目前,許多印度制藥商已經向歐盟出售產品。印度制藥出口促進委員會表示,歐盟已經是印度主要的藥品出口市場之一,約占到了2016/17年度印度藥品出口總量的15%。近年來,部分印度的大型制藥商,如太陽藥業(SUN.NS)、魯賓藥業(LUPN.NS)以及阿拉賓度制藥(ARBN.NS)等一直在努力拓展中國市場,因為這是僅次于美國的第二大消費市場。
中國對藥品行業進行嚴格監管,此前從沒有媒體報道過關于中國開放藥品行業的相關措施與細節。截至發稿時,中國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CFDA)尚未就提問發表評論。
但,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在例行會上表示,中印雙方醫藥貿易呈現持續增長之勢,雙方就推動印度藥品進入中國市場、開展中印醫藥產業對話交流合作進行著良好溝通。有關部門就開展中印雙邊醫藥貿易合作及促進擴大印度藥品進入中國市場等制定了具體措施。
中國駐印度大使羅照暉表示,2018年5月,中國對包括所有抗癌藥在內的28種藥物免征進口關稅,此舉將有助于減少印度與中國之間的貿易不平衡。印度貿易部官員表示,印度制藥公司大約有250件產品申請待CFDA批準,其中一些產品已等待多年。

2017年,中印雙邊貿易額超過896億美元,但中印貿易逆差也正在逐漸擴大,相比過去十年增長了9倍多。目前雙方正在討論如何促進印度向中國出口農產品,包括糖與部分稻米品種。
印度方面還試圖說服中國通過印度具有全球競爭力的軟件服務公司的準入審批,其中部分公司已經在中國武漢推銷“智能制造”項目,同時也在另外兩個省份的醫療保健與汽車領域進行推廣。但印度政府的文件顯示,印度方面仍希望能首先在醫藥領域有新發展。
在一份關于改善與中國貿易的印度政府文件上,看到中國已經同意培訓印度制藥業高管,以幫助他們更快地進入中國市場。
此外,根據上述文件,印度制藥出口促進委員會與中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商會將很快簽署相關協議,以簡化清關程序,并幫助印度企業尋找中國的合作伙伴。杜阿和印度貿易部的官員表示,中國將很快在新德里的大使館開設一張辦公桌,以方便印度制藥商辦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