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也存在與中國勞務派遣近似的制度。印度1970年《契約勞動法》中規定了“契約勞動(Contract Labour)”,即用人單位可以與第三方勞務提供商簽訂合同,第三方勞務提供商派遣勞動人員到用人單位,但用人單位不負責工資之外的福利和社會保險等。
二、印度勞務派遣的優劣勢有哪些?
1.勞務派遣的優勢
(1)降低企業的招聘、管理、解約等成本
企業在國外招聘員工本就存在一定的障礙,通過勞務派遣輸入的員工,招募工作由勞務提供商來負責,可以為用人單位節省下招聘員工的時間和費用。而在被派遣員工進入工作后,企業也無需對其進行技能培訓,因為對于員工的培訓會由勞務提供商在入職前進行,若員工無法勝任工作,用人單位可以與勞務提供商聯系調換或重新培訓員工。且在用工過程中,用人單位不負責工資之外的福利和社會勞動保險,這也為中國投資者省去了很多麻煩。
(2)降低用工法律風險
勞務派遣制度可以使得用人單位在用工過程中所可能遇到的許多風險轉由勞務派遣機構解決和承擔。例如可以避免用工中出現的工傷、生病等安全問題,降低勞動糾紛產生的概率,減輕訴累,以及行業不景氣時需要面臨的裁員問題等。
(3)有助于提高工人的積極性
對于被派遣的勞工而言,其工資相對較低,且工作期限并不穩定,而正因為存在競爭壓力,工人的工作相率也會較高。另外,企業發放福利乃至將優秀的被派遣員工錄用為正式員工等行為也可以對工人積極性的提高有著較為明顯的激勵效果。

2.勞務派遣的劣勢
(1)適用范圍受限
印度《契約勞動法》中規定,僅“workman”即普通工人類別的崗位才可以采取“契約勞動”,對于非workman的崗位,比如管理崗位,則是不得采取這一形式,且對執行的工作有著臨時性和非核心性的要求。
(2)當地勞務提供機構的選擇需十分謹慎
在契約勞動制度中,勞務提供商需要先從許可證頒發機構獲得許可證,未獲得許可證的機構不得從事此項業務。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勞務提供商未能盡到在規定時間內支付工資負責、津貼、福利并確保合同雇員的健康和福利所需的設施等義務,那么用人單位需要承擔這些義務,之后可向勞務提供商求償。因此對于希望在印度在利用契約勞動即勞務派遣制度便利和優惠的的中國投資者來說,也需要提高警惕防范其中的風險,對勞務提供商的選擇需要慎之又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