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的旅行,只有在回憶的時候,細節會美得絢爛,辛苦早已被遺忘。不過無論怎樣,如果你還有計劃下一站去哪里的熱情,你就不必這么早來緬懷。但我要趁自己在外出的熱情漸漸消失前,以印度為第一站,開始我的回憶。
同行去印度的伙伴剛剛打來電話,說去過那么多國家,最后還是覺得印度“好”。好字從她嘴里蹦出來,我似乎剎那就感受到了她這些年的變化。而且,她居然急著要印度的照片做課題,與我這些天的想法不謀而合。
既然如此巧合,那就趁熱打鐵,貼上圖片,娓娓道來吧。
讓我以下面四張圖片作為開始--一個在屋頂空地上忘情跳舞的小女孩。這是在印度性廟所在地卡久拉霍的一個村莊里,在一堆垃圾和污水的門前,我抬頭看見了天使一樣的小女孩,她正在房頂空地上不停旋轉,身著禮服一樣漂亮的裙子。經歷十天的所見,我覺得印度帶給我們的震驚就像眼前的小女孩:絕世美麗與污穢骯臟并存;你的視覺在享受的同時會突然被蹂躪,毫無防備。
我忍不住端起相機,雖然心里帶著愧意,忐忑不安。在接下來所有拍攝的路人中,我基本都付了錢。如果路人敵意相視,我立刻放棄。作為一名外國游客,舉著相機對著當地人狂拍一通,無論如何都是不禮貌的行為。如果路人需要,我愿意支付被拍攝的費用,這才是互相平等。TA需要錢,我需要留下這些讓我震驚的瞬間。
那次去印度,我像個傻子一樣,定了這樣行程的機票:三亞-廣州-上海-新德里。等于我一天中起降了三次。我到現在都沒有弄明白,為了迎合那撥上海的驢友,我至于嗎?我有那么害怕單獨行動嗎?當然,結局依然是我與同行的伙伴被上海驢友殘酷地扔在了新德里機場。他們有說有笑表情輕松地與我們揮手Say Bye,留下兩個呆若木雞的狼狽女人,在清晨的新德里機場出口處,看著人流涌動,不知所措,恍如夢游。
呆若木雞的我們坐著空無一人的地鐵順利來到了另一個繁華地:新德里火車站。
我們開始了冒險。不過回憶的思維是可以跳躍的。
我們在卡久拉霍停留了兩天,進村-拍照-再進村民家喝茶-聊天-給小費。因為卡久拉霍性廟名聲在外,當地村民也是見慣了世面。一切都是可以的,只要你留下一些小費。
我買了下圖村民家自己編織的竹籃,卻不知丟在了哪一站。
這家人的兩個女兒,感覺與我小時候驚人地相似。童年的我與姐姐不也是無所事事地站在門口眼巴巴地等待著新鮮事物的出現,等著陌生人給你一塊糖,等著遠方的外公突然到來嗎?可惜這次我沒有帶糖。真的很抱歉!
村子里所有看到的孩子的眼睛上下都抹上了濃濃的黑粉,跟夸張的舞臺濃妝后的眼線一樣。問為什么?回答說每個孩子在出生后至六歲前,媽媽每天都會給他們抹上這種神奇的草藥,是為了讓他們長大后眼睛變得更大。OMG,我只能這樣形容我的震驚了。這眼睛還嫌不夠大,讓中國人怎么活?而且這草藥如果真的管用,為什么沒能傳到鄰居中國呢?
年輕的媽媽與孩子,坐在墻角曬太陽。她很高興被拍照。聊天中得知她才十九歲!十九歲!
就是這兩位在讀“大學生”,從第一天下午開始纏著我們,號稱要開著摩托載著我們去相距幾十公里的某某地方漂流。我們斷然拒絕了,并且在天黑前回了旅店。第二天一早,我們優哉游哉地準備出門覓食,一出旅店門就發現他們早已執著地候在門口了。我與伙伴面面相覷,不知該如何再次拒絕。
印度人的執著就是那么任性,他們根本不顧慮你透露的厭惡之情,也毫不理會你的一句句斬釘截鐵的NO,他們就是固執地忘我地推銷自己,不達目的絕不罷休。你心情很差的時候恨不得拿錘子砸他們,不過倘若心情不錯,也許可以借此練練與印度人的英語口語。很明顯,那天早上,我們心情不錯,于是接納了他們,并且請兩位喝了杯路邊咖啡。他們再次帶領我們進村并去了其中一位的家里。
路邊咖啡+貌似劉德華的店小二。那么憂傷冷峻的面孔,在印度克久拉霍卻只是一個無人注意的小二。
這是一個神奇的男孩。他一直跟隨我,不斷示意讓我給他拍照。我問他有沒有郵箱?我怎么把照片給他?他好像聽不懂英語,一臉茫然。但他還是非常認真地站得筆直,就像我們小時候去照相館拍全家福一樣。
鄉村女教師。這是慈善機構創辦的相當于我們的希望小學。我捐獻了一些盧比,工作人員就允許我進入教室拍照。披著莎莉的美麗女教師、席地而坐身著干凈校服的孩子、斑駁的墻壁、灰暗的光線,這一切構成強烈的反差。舉起相機時隱約感覺到自己跟那些去西藏拍藏民的驢友沒有區別,矯情而做作,可惡至極。于是匆匆撤退。
本地游客與外國游客門票價格天差地別。在排隊買泰姬陵門票時,邊上的北京游客說印度這種情況就像中國八十年代一樣,不開放的國度就是這樣:狠宰老外。在本地人眼里,來印度的老外都是有錢人。
從某一站出發去下一站,我強烈要求在每個火車站前都來一張,因為當時就隱約感覺今后不會再有那份熱情去做一個背包客了。同伴噘著嘴老大不樂意,因為6升的背包塞得滿滿的,實在太沉了,盼著盡快爬上火車卸下包袱。
不會拍照的伙伴終于也給拍了一張很滿意的照片。莎莉清洗后晾在村子的房前屋后,仿佛進入了色彩斑斕的夢幻世界。我激動得咔擦咔擦,但是那些美,僅憑我的相機和技術,根本無法完美展現。
翻看從前所有的照片,清一色的人物特寫。喜歡看陌生地方的陌生人。穿著舉止、一顰一笑;女人的妝容、男人的手;大笑時露出的拿一口白凈的牙齒。再美的風景都觸動不了靈魂。比如泰姬陵,看多了圖片和視頻,真正走進,那是教人失望的。所以,人,是我承受一路奔波抵達終點的目的所在。
恒河,濃墨重彩之處。也許下一輯可以有足夠的時間和心境來慢慢表達。